台灣洗腎率高居全球第一,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呂至剛表示,長期洗腎患者有許多併發症,其中,高達八十%有高血磷症,若未妥善治療,可能造成副甲狀腺亢進、骨質嚴重流失,甚至心血管疾病。由於五十%的洗腎病人是死於心血管疾病,而非腎衰竭,必須提高警覺。

呂至剛醫師(右)與腎友康康(化名)(左)呼籲腎友,以正向態度面對疾病。(記者林惠琴攝)

 

呂至剛指出,國內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十一.三%、約二百七十三萬名患者,其中,約八.五萬人要洗腎。

 

呂至剛提及,洗腎患者常見不少併發症,尤其是高血磷症。主因是正常人食用含磷食物,腸胃道可吸收磷,再經由尿液排出,但腎臟病患者的腎功能日益退化,血液中的磷無法有效排出體外,會刺激副甲狀腺素分泌,促使骨頭釋放磷與鈣,造成骨質疏鬆,甚至出現血管鈣化、心血管冠狀動脈硬化、心肌纖維化等心血管疾病,更恐危及生命。

康康(化名)在十六歲時,一場感冒意外發現腎功能萎縮開始洗腎,至今已持續九年,主要透過飲食、藥物與運動等方式,控制血液中的磷離子。

 

多喝水可加速排出磷

呂至剛說明,磷多來自於食物,像是蛋白質、調味料,蛋白質富含營養,可適時補充,但調味料、添加調味料的加工食品應該盡量避免食用,最好多吃自己製作的食物,以減少其他不必要的添加物。若是未洗腎的腎臟病患者,或是洗腎患者排尿順暢,也可多喝水加速磷排出體外。

 

在治療高血磷症方面,呂至剛強調,過去以鈣片、鋁片等磷結合劑為主,但長期使用後,可能增加「鈣負擔」、會有血管鈣化問題,甚至對腦部、骨頭產生副作用。但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,現已有檸檬酸鐵成分的降磷劑,有助於排磷,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,提供病人另一項選擇。

新聞來源:自由時報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217955